手 机:134-7045-3333
销售电话 : 0415-3106666
售后电话:0415-6658222
邮 箱:13470453333@qq.com
传 真:0415-3127533
公司地址: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江街100号
近几年雾霾成了百姓关注的焦点,是国家大气治理的重要内容。为了有效改善空气质量,各地纷纷提出治理目标与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了未来5年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,即“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,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%”。在此情况下,大气污染治理压力正在快速向地方政府传导。
据媒体报道,雾霾连续几年成为两会关注热点,今年也不例外。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,雾霾就已成为2016年很多地方两会的热词。据了解,在30个省区市两会上,所有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涉及大气污染防治内容,多地对“天更蓝”作出承诺。
在今年地方两会上,京津冀均晒出“十二五”治霾“成绩单”。河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“壮士断腕”“冲拳出击”描述其“十二五”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。2015年当地PM2.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8.7%,提前完成国家提出的下降25%的目标。天津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,2015年该市PM2.5浓度比2013年下降27.1%。从数据上看,天津也提前完成任务。据最新数据,北京2015年PM2.5年均浓度80.6微克/立方米,比2013年开始监测以来浓度下降近10%。在长三角地区,江苏省去年PM2.5平均浓度58微克/立方米,较2013年下降20.5%;浙江省2015年设区城市空气PM2.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.3%,较2013年下降23%;上海市2015年PM2.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了14.5%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长三角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。而在珠三角的广东,2015年全年PM2.5浓度为34微克/立方米,达到国家二级标准,比2013年下降25.5%,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。
尽管部分地区阶段性治霾目标艰难完成,但空气总体质量还远未达到公众预期。不少地区的居民还记得去年冬天经历的严重雾霾过程。“高烧从43摄氏度降到41摄氏度,成绩有,但没退烧,还是难受。治霾仍然任重道远。”一位环保专家如此形容当前的治霾形势。对此,各地保持了足够清醒。在李克强总理提出,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%的目标,PM2.5首次写入中国政府五年规划之际。各地方政府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的力度也明显增强,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力度。
为扭转河北省严峻的大气环境,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这样回应,“国家给我们定的目标是,到2020年,PM2.5浓度要较2013年下降40%。我想说,40%是最低的任务目标,我们想做的应该说要远远大于这样一个目标。”2016年,河北在坚持“压能、减煤、治企、控车、降尘、秸烧、增绿”这套组合拳基础上,将进一步实施四项大气治理的专项行动,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不止在河北,多地对PM2.5提出明确目标。“十三五”末上海的PM2.5年平均浓度要降到42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到2020年京津冀区域PM2.5平均浓度要下降25%。深圳市宣布要在2020年达到PM2.5浓度降至25微克/立方米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