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 机:134-7045-3333
销售电话 : 0415-3106666
售后电话:0415-6658222
邮 箱:13470453333@qq.com
传 真:0415-3127533
公司地址: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江街100号
以稻壳作为原料成分,制造出稻壳生物质颗粒的成型产品,首先将直径为8 mm的圆柱形试件的长度裁至8 mm,用砂纸进行表面清洁。选表面平整,成型效果好,无严重缺陷的试件进行编号,作为试验用材。然后将试件横截面向上放置在用于显微观察的载物台上;进行固定之后,对试件表面进行喷金处理。最后,将载物台放置于电子扫描显微镜中进行显微观察,观察结束后将选好的电镜照片拷贝存放,用于研究分析。以水稻壳作为原料的生物质颗粒,其原料之间的结合不如木质颗粒那样紧密,能够明晰地观察到单片状水稻壳的存在,水稻壳之间的缝隙也比较大,而且片状的水稻壳没有发生明显的弯曲和变形。
从物理结合方面来分析。微观上,由于原料水稻壳的外表面覆盖着一层硅质,这层硅质具有很高的硬度,特殊的排列方式和立体空间结构。从而使得在压缩成型过程中,两片水稻壳相接触时,很难紧密靠近形成分子间的作用力,而且由于硅及其无机化合物是不具有极性的稳定物质,所以水稻壳之问也就不具有静电吸附力。因此,水稻壳之间的结合程度就不如锯木屑那样紧密。宏观上,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水稻壳在脱粒后未经过粉碎,还保持着水稻壳的原有形态,它的直径较大,一般在4~7 mm之间,而且呈片状;它很难形成木质原料之间那样的紧密填充结合。水稻壳生物质颗粒中的水稻壳原料之间,片与片错落有致的层叠在一起。
稻壳颗粒产品的成型机理包括化学结合和物理结合两部分。首先,由于硅质层的存在,稻壳原料的化学结合能力要低于木质原料;其次,稻壳原料之间的物理结合主要采用的是“片搭”的形式,其结合效果要比木质材料稍差。总的来说,利用稻壳作为生产生物质颗粒的原料是可行的,产品成型效果较好,有广阔的市场前景,具有很好的经济、生态和社会效益。